裁員再招聘所面臨的問題
1.根據制定的招聘計劃和崗位特點,細化招聘標準、上崗條件,量化上崗考核標準,并在招聘通知中予以明確。
2.采用不同方式將招聘通知先行告知被裁減人員本人,履行必備程序。因貴單位已面向社會發出招聘消息,建議人力資源部將公布的招聘消息生效時間推遲,確保招聘通知先行送達被裁減人員本人簽收確認。
3、按照招聘崗位和類別開展招聘工作。使社會應聘人員和被裁減人員共同應聘,增加招聘的透明度,充分體現公平的原則。如被裁減人員沒有如期參加招聘,可以認定為被裁減人員主動放棄應聘機會。
以上三個環節要做好各類資料的保留工作。
4.同等條件下,依法優先招用被裁減人員,堅持競聘上崗原則。當新員工與被裁減人員上崗條件相同時,用人單位應當優先招用被裁減人員;當多名被裁減人員均符合同一個職位的上崗條件時,用人單位應當通過考核,采用競聘上崗公平的方式,篩選出優秀的員工。
5.依法辦理入職手續。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,依法為其繳納社會保險。
2.采用不同方式將招聘通知先行告知被裁減人員本人,履行必備程序。因貴單位已面向社會發出招聘消息,建議人力資源部將公布的招聘消息生效時間推遲,確保招聘通知先行送達被裁減人員本人簽收確認。
3、按照招聘崗位和類別開展招聘工作。使社會應聘人員和被裁減人員共同應聘,增加招聘的透明度,充分體現公平的原則。如被裁減人員沒有如期參加招聘,可以認定為被裁減人員主動放棄應聘機會。
以上三個環節要做好各類資料的保留工作。
4.同等條件下,依法優先招用被裁減人員,堅持競聘上崗原則。當新員工與被裁減人員上崗條件相同時,用人單位應當優先招用被裁減人員;當多名被裁減人員均符合同一個職位的上崗條件時,用人單位應當通過考核,采用競聘上崗公平的方式,篩選出優秀的員工。
5.依法辦理入職手續。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,依法為其繳納社會保險。
上一條:
用人單位四種情況下可以解除勞動合同
下一條:
用人單位接受大學生零工資就業是違法的